-
首季喀什航空口岸货运包机增长 四条新航线助力开放型经济
2024年第一季度,喀什航空口岸进出境货运包机业务实现快速发展,共监管进出境货运包机44架次,出口贸易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。随着国际货运航线的恢复与拓展,喀什依托航空口岸优势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,为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。 一、航线网络持续拓展,货运通道全面恢复。作为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航空枢纽,喀什航空口岸国际货运业务自2019年开通首条至巴基斯坦卡拉奇的国际货运航线后,曾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度停滞。2024年1月起,口岸全面恢复国际货运包机业务,通过优化航线布局,相继开通至巴基斯坦伊斯兰堡、匈牙利布达佩斯、比利时列日、巴基斯坦拉合尔4条国际货运航线,构建起连接南亚、欧洲的空中货运通道,为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物流支撑。 二、货运业务量质齐升,区域贸易纽带作用凸显。2024年第一季度,喀什航空口岸货运包机业务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。从航线运行情况看,新开通的喀什至伊斯兰堡货运航线凭借稳定的市场需求,成为当前口岸飞行架次最多的航线,有效促进了与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。出口货物中,机电产品、塑料制品、纺织服装及高新技术产品等占比居前,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巴基斯坦、德国、法国等国家,货物种类的多元化和贸易区域的拓展,彰显了喀什作为区域贸易枢纽的辐射带动作用。 三、口岸服务效能提升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为保障国际货运包机业务高效运行,喀什海关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流程,通过提前对接企业需求、推行“7×24小时”通关保障、简化申报手续等措施,大幅提升货物通关效率。同时,口岸部门加强与航空、物流企业的协同联动,完善货运保障设施,为企业降低物流成本、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,进一步增强了喀什对国内外企业的吸引力,助力招商引资和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2025-07-02
-
喀什外贸迎"开门红" 一季度进出口激增超171%
(新疆喀什地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70.7亿元,同比增速171.4%,领跑全疆外贸增长。这一成效源于喀什地区依托"三区联动"战略深化政策红利释放,精准强化招商引资效能,持续优化产业布局与贸易服务机制,为外贸新动能培育提供有力支撑。) 一、政策叠加赋能,"三区联动"释放开放新势能 喀什地区统筹喀什经济开发区、综合保税区及临空经济区三大开放平台功能互补优势,形成政策协同效应。综合保税区率先落地"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""委内加工"等14项自贸区创新制度,企业可同时开展保税与非保税业务,降低运营成本超30%。临空经济区依托国际货运包机航线网络,一季度新增至中亚、南亚全货机航线4条,航空货运吞吐量同比增长近2倍。经济开发区则聚焦"两国双园"跨境合作模式,推动中吉乌公铁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,叠加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关税优惠,带动机电产品、农产品出口规模显著扩大。 二、靶向招商聚链,特色产业规模化激活外贸增量 喀什地区实施"龙头企业+配套集群"招商策略,聚焦电子组装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、跨境电商三大领域定向发力。一季度综合保税区新注册企业58家,总数达171家,其中高新技术制造企业占比提升至35%。某电子科技企业实现智能手机、智能穿戴设备等产品"喀什组货、中亚直销",单季出口额突破12亿元;某坚果加工企业依托本地核桃、巴旦木原料资源,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出口中东,带动农产品出口值同比增长211%。跨境电商综试区引进头部平台企业6家,建成海外仓7个,一季度跨境电商订单量突破400万单,成为外贸新增量主力。 三、服务机制创新,通关便利化构筑竞争壁垒 喀什海关推行"关企联络员"制度,为重点企业提供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、RCEP关税智能筹划等23项定制服务,通关时效压缩至15小时以内。创新"跨境电商+中欧卡车航班"监管模式,实现新疆首票TIR公约跨境公路运输货物44小时直达乌兹别克斯坦。同时,税务部门建立出口退税"白名单"机制,平均办理时限缩短至1.8个工作日,一季度累计退免税3.1亿元,企业资金周转效率提升近50%。 四、区域协同扩圈,枢纽经济辐射欧亚市场 喀什地区强化与中亚、南亚国家海关"点对点"合作机制,推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、巴基斯坦卡拉奇等6个境外清关中心标准化运作。一季度经喀什口岸进出口贸易国别增至62个,对"一带一路"沿线国家进出口占比达87%。新疆国际陆港集团喀什分港启动运营,新增公铁多式联运线路5条,发运中吉乌跨境班列48列、货运量9.2万吨,同比增长3倍。随着中国—中亚峰会成果加速落地,喀什作为"西出东联"核心节点的枢纽能级持续提升,为外贸可持续增长注入确定性动能。
2025-07-02
-
数字技术助力兵团农业提质增效谱新篇
在招商引资战略的助推下,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持续推进数字农业建设,显著降低了农业劳动力使用和成本,节约了水资源,减少了化肥农药投入,提高了农产品产量与质量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本文立足于兵团数字农业成就与挑战,强调通过厚植发展优势,构建现代化体系以提升竞争力,确保在政策引导下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。 一、兵团数字农业发展的背景与进展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托组织化、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,在国家整体农业现代化浪潮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。2018年起,在国家"三农"政策指导下,兵团以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、推动生产经营与管理服务数字化为重点,加快关键技术设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。例如,新疆兵团第五师启动智慧农业平台项目,通过对农田实施物联网监控和智能灌溉系统,大大减少了人工干预。在这一进程中,招商引资发挥了关键作用,吸引了国内外科技企业与兵团合作建设数字化农场。兵团通过数字化改造农业生产流程,不仅节约了水资源30%-40%,还显著降低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量,提升了玉米、棉花等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5%-10%,实现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可持续性。这为打造"三大基地"(现代农业、绿色农业、数字农业基地)奠定了坚实基础,助力兵团农业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上取得显著成效。 二、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。尽管兵团数字农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,但在推进农业深度转型中仍遭遇多层面瓶颈。首先,基础设施不完善是主要短板,2020年调研数据显示,部分师团的网络覆盖率低且设备老化,尤其在新疆兵团第十师的偏远农场,缺乏高效的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,导致数字技术应用受限。其次,保障机制不足突出,如资金投入和运维支持缺乏连续性,相关人才培养缺口大,专业数字农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技术落地。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兵团农业质量提升进程:一些区域未能充分利用数字平台优化生产决策,影响了农产品标准统一和市场竞争力;同时,在资源节约和环保方面难以突破瓶颈,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化效果参差不齐。这种状态阻碍了兵团作为国家先进生产力示范区的功能履行,削弱了农业动力变革的整体效能。 三、优化发展路径与未来前景展望。为解决现存问题,兵团必须坚持问题导向,全面贯彻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的发展理念,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为核心抓手。2021年以来,兵团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,重点聚焦基础设施补短板:例如,在新疆兵团第一师实施农业物联网试点,通过智慧灌溉系统整合水资源管理;同时,强化专业人才培养计划,联合高校开展定向培育。招商引资持续深化,引进数字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本地化解决方案,推动农业数据平台与全产业链融合。通过这些措施,兵团不仅能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,还能确保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型发展。前瞻来看,兵团农业数字化的优化路径将支撑"三大基地"目标实现,促进农业向低碳高效转型,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,为国家提供更优质的农产品和示范区经验。
2025-07-02
-
喀什航空口岸货运包机出口额首破五百万美元大关
2024年,新疆喀什航空口岸在推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重大进展,货运包机出口贸易额首次突破500万美元门槛。作为区域物流的关键门户,喀什通过航线优化吸引全球商贸往来,显著提升布料、服装等商品出口能力,为经济转型注入新活力,彰显新疆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。 一、 喀什航空口岸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沿革 新疆喀什地处"一带一路"核心节点,其航空口岸作为新疆第二大国际空港,承载着中国民航"十四五"规划对南疆航空物流枢纽的重塑使命。根据国家发展规划,喀什机场自过去年份逐步升级基础设施,旨在打通亚欧贸易通道,配合区域政策强化对国际市场的辐射力。口岸功能从客运主导向货运融合演变,反映出新疆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决心。依托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,喀什吸引中外投资,将物流优势转化为产业引资动力,推动纺织、电子等行业集聚发展,为出口贸易奠定坚实基础。 二、 货运包机业务的显著增长与突破性成果 2024年,新疆喀什航空口岸货运包机业务迎来显著提升,航线网络扩展至多个国际节点,包括巴基斯坦伊斯兰堡、匈牙利布达佩斯、比利时列日等,为出口企业提供多元化通道。新航线开通激活口岸潜能,带动货物种类多样化,涵盖生活消费品和工业配套等,贸易规模实现质的变化。在年度运营中,货运总量和货值均呈现稳健上升势头,最终推动出口额达到新里程碑。这一成就折射出新疆优化贸易环境的实效,弱化了运输环节的制约,便利中小企业拓展海外份额。口岸效率的提升为制造商节省时间成本,确保商品高效流转至全球市场,增强新疆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。 三、 招商引资与经济协同效应的深化 新疆喀什口岸的发展直接催化招商引资热潮,强化区域产业链黏合度。航空货运能力增强吸引外商设立区域分拨中心,推动跨境电商与物流企业入局,为当地创造就业与税收增长点。数据显示,布料、服装、家电等核心出口品类的生产需求激增,倒逼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,形成正向反馈循环。出口贸易的繁荣惠及周边地区,促使乌鲁木齐等新疆城市协同布局供应链网络。国际航线拓展带动旅游服务业衍生机遇,喀什的招商政策注重可持续发展,通过免税区与通关便利吸引绿色产业投资。这不仅是物流效率的胜利,更是新疆经济转型的标志性成果,巩固其在西部开放格局中的桥头堡地位。 四、 未来规划与可持续增长路径 面向未来,新疆喀什航空口岸致力于巩固现有成果,深挖航线资源潜能。国家战略导向支持继续拓展中亚与欧洲航线网络,引入智能化仓储与多式联运体系,提升货物周转效率。预期中,口岸将进一步强化与区域经济圈合作,如推动疆内产业集群联动,打造进出口平衡机制。长远看,喀什需应对国际局势波动与气候因素挑战,但政策支撑与技术赋能已铺就持续创新之路。作为新疆"十四五"重点工程,该口岸将瞄准全球物流新标准,培育高端制造出口新高地,确保贸易成果在发展中稳固、在竞争中领先。通过稳健增长模式,喀什有望成为南亚欧互联互通的主轴,为全球贸易注入强劲动力。
2025-07-02
-
喀什首开至欧洲卡航线路 构建第四物流新通道
喀什—伊斯坦布尔—慕尼黑卡车航班线路正式开通,首趟运输车辆从喀什综合保税区发车,经伊尔克什坦口岸出境,最终抵达德国慕尼黑。作为喀什开行的首条卡航线路,此举标志着当地在构建多元化跨境物流体系方面取得重要突破,将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,为招商引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。 一、卡航运输方式的创新优势与运作特点 卡航作为依托公路网络发展的新型运输方式,以大型卡车为主要工具,通过固定班次、准时发车和直达运输模式,实现货物从中国到欧洲全程无倒装、无卸货的高效流转。相较于传统运输方式,其在成本控制、仓位灵活性、时效保障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:运输成本低于空运,运力不受海运仓位紧张限制,全程时效较铁运更具弹性,同时依托沿线口岸的通关协作机制,通关效率得到有效提升。这种“门到门”的运输服务,为跨境电商、工业制成品等时效性要求较高的货物提供了新选择,成为继空运、海运、铁运之后,连接亚欧大陆的“第四物流通道”。 二、线路覆盖范围与区域经济辐射效应 喀什经土耳其至欧洲的卡航线路,已实现对10个国家和2个地区性经济组织的覆盖,服务人口规模达数亿。该线路以伊斯坦布尔为重要中转节点,充分利用土耳其作为亚欧大陆桥的地理优势,进一步辐射欧洲腹地及中亚地区。线路的开通不仅激活了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,还为跨境数字经济合作提供了物流基础,相关区域已形成百亿级的跨境数字经济市场存量。通过整合物流、信息流和资金流,卡航线路将推动沿线国家在电子商贸、智能制造、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深化,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协同发展。 三、喀什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,喀什综合保税区依托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机遇,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和口岸功能。此次卡航线路的开通,进一步强化了喀什作为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的地位,为当地及周边地区企业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跨境运输解决方案。通过降低物流成本、缩短交货周期,喀什能够更好地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兴业,促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,推动外向型产业集群发展。同时,线路的常态化运营将加强喀什与中亚、欧洲国家的经贸联系,助力形成“通道+产业+市场”的良性发展格局,为新疆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注入新活力。 卡航线路的开通是喀什深化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,不仅丰富了我国与欧洲的物流通道选择,也为共建“一带一路”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案例。随着线路运营的逐步成熟,其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、推动国际贸易便利化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。
2025-07-0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